劉槿紋

ASML霸主進駐林口!「全台最大零碳廠房」都審過了 

你對工業區有什麼印象?是充滿著環境污染和噪音污染,還是四周被圍牆封閉、具有距離感?過去台灣身為製造業龍頭,創造整座島嶼的經濟奇蹟,但是在經濟重心轉變、環境議題抬頭等眾多因素下,台灣工業區正面臨著升級與轉型的必要課題。

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、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「工業區再設計」計畫,以「打開工業區,工業區公園化」作為核心精神,第一階段推動「樹林工業區」、「大園工業區」、「台中港關連工業區」、「大發工業區」四大示範地進行改善,帶動廠商鄰里一起創造共融共好的環境。以下帶你一覽其中三處的改造成果!

開箱「工業區再設計」三個示範地
樹林工業區
設計規劃/工二建築,設計監造/豫青設計,工程施工/力展營造

改造前樹林工業區服務中心被圍牆包圍,空間感封閉,且人車同一出入口,易造成動線衝突。植栽景觀生硬,部分喬木樹穴狹小不利生長;廣場緊鄰自來水公司服務所,金色招牌經常造成使用者誤會。

改造時首先打開圍牆,並重新劃設清晰的停車場停車標線,柔化廣場的線條;將生硬的植栽移除,重新打造綠意盎然的街角廣場,提供民眾優質親切的交流空間,營造友善鄰里的開放環境。

大園工業區
設計規劃/共感地景創作,設計監造/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/工程施工:宏燁營造

早期為安全考量所設置的安全鐵窗,有防衛感的氛圍,留存不合時宜的招牌及植栽遮掩,常常造成來訪單位錯過。前期服務中心以機能需求增設連結到停車場的動線,卻不便於行人使用;庭園設置的飛石,隨員工走動的使用需求增加後,更凸顯不方便推車使用的現況。

改造時移除鐵窗和衙門感的招牌、整平道路高差,並設置方便推車使用又符合生態成長的地鋪面,呼應大園工業區與自然共存。最後,可觀賞前庭景觀的二樓休憩區,呈現開放平等交流、友善的的新意象。

台中港關連工業區
設計規劃/共序工事(空間)、豫青設計(景觀)/設計監造/黃宏毓建築師事務所,工程施工/甲圓營造

服務中心過去以造景方式規畫前庭區域,花台大幅度佔據人行道,造成行人通行窄縮、動線被車道截斷,缺乏人本思維,且建築立面形象陳舊,改造目標為創造工業區裡的「綠色客廳」,發展多元使用環境、集中車行動線,營造友善人本空間。

令人驚訝的是,這裡出現企業自主退縮廠區空間,共同響應園區拓寬人行道環境。而大發工業區幅員廣大,開發年份久遠,道路樣態繁多且混亂,於是先著手設計符合友善使用的資訊需求量及色彩,建立一致性的人行道規劃及公共指標系統。

工業區形象識別及指標系統
設計統籌/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,規劃設計/日目視覺藝術、洪天創藝

除了工業區服務中心的改造外,形象識別與指標系統也做了統一性的改造。過去每個服務中心的指標牌各具特色且不易辨識,影響園區整體形象和資訊的視認性。因此,以模組化、可調整及擴充性為核心,重新規劃一致性的品牌識別,可應於不同情境、擴充組合的指標系統,提升工業區品牌及人本環境。

開啟大眾對多元開放、友善環境的美學想像
全台共有 62 個工業區,將近八成的園區開發超過 30 年,廠區規劃多以機能及安全管制為導向,封閉性高且在大眾心中存在環境污染的印象。首先以主管機關管轄的服務中心及其周邊環境成為首要改造的範圍,嘗試導入當代重視的人本思維,從自身帶領與周遭共好的行動。

「透過設計流程的導入,我們希望能啟動一個標竿,建立工業區的人本環境示範,並且讓這個示範能持續地被複製。」設研院院長 張基義
此計畫中導入了完整、循序漸進的設計流程,包含「共論共創平台」、「設計研調」、「設計規劃」、「工程與審查」以及「應用及擴散」等,期許透過四大工業區的率先示範,後續為全台 62 個工業區建立可自主應用的設計流程。

「工業區再設計」計畫為具體落實工業區公園化的精神且務實地推動,在設計之初便朝各工業區低度維護管理即可保持的理想狀態,著重服務中心及其周邊的氛圍轉變,讓大眾輕易察覺城市裡多了一處舒適的公共體驗環境,並開啟有形的圍牆、釋放公共空間,甚至創造友善的公共設施,創造群眾參與性,更多的對話也能就此展開。

葉又慈0919-580343

更多買賣/出租物件請點選或複製以下網址:

https://www.yungye.com.tw/?f=848b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