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槿紋

違章工廠對台灣社會的衝擊

農地裡的違章工廠——借鏡日本,看見台灣

為了糧食安全,台灣需至少保留74-81萬公頃的農地,然而,此時此刻,台灣農地不斷流失。

依據楊重信教授2017年在天下獨立評論的投書,台灣農地面積從1977年至2013年持續下滑,共減少12萬3000公頃,耕地平均每年減少3417公頃。而這12萬3000公頃的流失,主因來自於四個:一個是來自於為了新訂與擴大都市計畫,辦理區段徵收來將農地轉作他用,目前審議的案件如桃園航空城、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等,合計約1萬5000公頃,其中非常大的比例屬於農地。另外,又適逢各縣市劃設地方國土計畫,各縣市紛紛劃設大量新訂擴大計畫範圍,全台灣恐流失數千公頃以上。

第二個是鬆綁都市計畫個案變更,讓私人與團體(包括宗教慈善團體在內)變更農地為都市發展用地。第三個是放寬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制度之審核標準,允許農地變更開發為住宅社區、學校、醫院、遊憩設施、高爾夫球場等。第四個則是2000年以後開放農地可以申請興建農舍、民宿、休閒住宿與餐飲設施、以及近年之農地種電等。透過這些法律大開的變更方法,台灣農地大量流失。

除了已知這些農地透過政策,合法卻不合理地轉作他用外,台灣還有大量農地上的違規使用,農地被非法地轉作工廠、盜採砂石、填入廢棄物等,造成農地大面積破損與污染。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依據環保署、農試所提供資料,2002年至2015年受重金屬污染農地累計面積約達932.7公頃,而根據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張尊國教授的研究,全台灣高污染潛勢農地則有1.5萬公頃。這些數字並非來自於所有農地的普查結果,還有許多受污染的農地未被查驗出來。

違規使用中,農地違章工廠也是農地違規使用的大戶,2018年農委會「全國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成果」,全台估計有13萬5000家違章工廠,占地達1萬4000公頃。農地違章工廠所造成的衝擊涉及多個層面,像是農地炒作、污染、食安風險、農產業生產環境、工業產業惡性循環與消防工安等問題,敘述如下:

農地炒作 農夫恐無田可耕

農地違章工廠頻頻新增,導致農地被視作工業用地的供給來源,農地價格以工業儲備用地價格買賣,農地頻漲的結果,使得農業經營者難以負擔購地耕耘的費用。以台中農地違章工廠密集區為例,台中的潭子、大雅、神岡地區,農地價格平均在每坪12至13萬,而台中的太平、大里,則每坪10至15萬間。農業經營者以每年2期稻作價格換算,每坪獲利100元,則大略在1000-1500年不吃不喝的情況下,農民才可以賺回獲取土地的成本,比台北市上班族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房還要荒謬。

污染、噪音包圍鄉村居民生活環境

違章工廠形形色色,有瀝青再製,也有橡膠產業的違章工廠,瀝青再製會有黑煙、噪音以及砂石車進出問題,而橡膠工廠要擔心它的排風口直接對準住家,就算把門窗緊閉,屋內仍舊會有橡膠味。當這些違章工廠坐落在住家隔壁,民眾不堪其擾,即便民眾報案,最後往往不了了之,反而是合法居住於原地的民眾搬家。而原本的農路,是居民與農民的出入道路,現行卻成為各式貨車頻繁進出的道路,於是這樣被違章工廠包圍的鄉村,生活環境大幅度改變,老人小孩出外散步將承受極大風險。

食安風險:1.5萬公頃高風險重金屬污染農地

中高污染違章工廠更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。依照過去《工輔法》以及《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》,中高污染製程的違章工廠只要取得環保許可文件即視為低污染處理。於是 7317 間取得臨時工廠登記證的農地違章工廠中,就有314間屬於中高污染,近期更有取得臨時工廠登記證的電鍍工廠,表面上污水零排放,實際上卻是以繞流暗管排放高濃度的氰化物、鉻化物廢液。

另外,工業放流水的銅含量標準是3ppm,但灌溉水銅含量標準卻是0.2ppm,在農地上的放流水標準看似比工業區嚴格,但是因為農地上工廠偷排容易,納管違章工廠的廢水往往就直接排入在農地的灌溉溝渠。農工學者將灌溉圳路的流向納入考量後,推估全台有高度重金屬污染風險的農地高達1.5萬公頃。

農地工廠蓋好蓋滿 農作產量下降

由於農地違章工廠在近期已成為一個興建及炒作標的,導致各個違章工廠往往利用每一坪、每一吋農地蓋好蓋滿,導致周遭農地因鐵皮以及圍牆,有日曬不足、陽光反射、倒岔風……等導致產量下降的現象。更棘手的問題則是,由於現行「農地」違章工廠在取得「臨時工廠登記證」後,僅維持書面登記和管理,且還可更換成「低污染」的行業別。因此,在違法經營能獲得龐大利益的經濟誘因下,現行法規難以管控違章工廠去經營中高污染產業。

違章工廠劣幣逐良幣

台灣近年來違章工廠數量不斷攀升,將導致合法工廠所負擔的成本遠高於農地違章工廠,競爭力遠低於違章工廠。相比於違章工廠,合法廠商須負擔較高的用地成本、工業區管理費以及環保處理費用,這樣的局面將導致劣幣驅逐良幣,迫使合法工廠也投入違規使用的行列,將部分低汙染製程留在工業區或丁種建築用地(註:早期位處農地周遭的工廠,在80年代區域計畫地目編定過程中,直接在農業區內編定為合法可供工業使用的丁種建築用地),卻把其他製程以外包方式,透過農地違章工廠來完成。

消防員之死 違章工廠的工安代價

2019年10月初在台中大雅發生農地違章工廠失火,導致兩名救災消防員死亡,因為是在農地上的違章工廠,消防單位無法事先掌握火場空間配置、規劃消防栓的設置,農路狹小更會造成消防車難以進入,高度增加人員傷亡風險。另外,火災落塵與搶救廢水流入周圍農田,造成更大的汙染風險,如8月底彰化埔心違章工廠的失火,其濃煙以及戴奧辛風險使周遭居民自主撤離多日。其當地居民來陳情,擔心被汙染的稻米流入公糧,販售給自助餐店家及國、國中、高中營養午餐,本會因此發起火大米收購行動,寄送給全國立委及該縣市主管機關。

地球公民關注違章工廠這幾年來,看見越修越糟的《工輔法》,違章工廠的失控亂象將仍然持續發生。農地違章工廠除了土地使用分區違法外,絕大多數都不符合建築法規、消防法規、環保規範以及防災計畫,於是除了農作物安全問題、環境污染、建物及勞工危險性外,更意味著我們將有無止盡的環境風險,並且連第一線救災的消防弟兄,在缺乏廠房配置圖的情況下,光是探查火源即有可能發生生命安危的意外。

農地違章工廠所造成的影響,深入每個常民生活中,農地違章工廠不僅危害台灣糧食安全,還造成勞工、消防員生命安全等問題,也造成農業與工業的弱弱相殘、惡性循環。農地違章工廠的議題必須要解決,才能夠根本地讓台灣人的健康與產業的公平競爭回歸到正常軌道上。